“空降派”研究总监告辞,东吴基金要重用“本土派”了?
2023-08-15 21:44:57 华尔街见闻

世事翻来覆去,须当周而复始。


(资料图)

3年多前,从中银基金加盟的投资骨干,批量“空降”东吴基金,撑起了一方的局面。

3年多后,其中不少人已渐次离开。而随着研究总监兼研究策划部总经理邬炜的最新离任,东吴基金的投决会中,非“空降”的投研人士已然占据了主流。

这样的变化会是某种趋势的延伸么?

抑或是一种轮回的力量?

东吴投研的新的故事,又将如何展开?

邬炜离任

8月15日,东吴基金最新公告,邬炜“因个人原因”离任。

此前的信息显示,邬炜曾任东吴基金的研究总监兼研究策划部总经理,离任前执掌两个基金,为公司投决会的长期成员。

邬炜公告离任后,他管理的东吴行业轮动基金由赵梅玲接任,东吴嘉禾优势基金则交由刘元海管理。

两人皆为长期在东吴工作的“本土派”。

“少年天才”

邬炜是典型的“少年天才”,他“16岁就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本科,后来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”。

2010年,邬炜加入中银基金,历任研究员、TMT研究组长、基金经理、权益投资委员会委员。

他2015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产品。2017年成为中银基金投研体系最年轻的部门副总裁。曾管理多只公募权益类产品,以及中国人寿委外绝对收益类产品,最大管理规模40亿元,主要管理基金近3年业绩均处于同类产品前1/3左右。

一直到2019年9月,邬炜才离开中银基金。短暂就职于中保秦唐(上海)股权基金后,他于 2020年加入东吴基金,直至今年8月离任。

“空降派”

如果按照一个“简单”的方法划分,东吴基金过去几年的投研人员,可以分为长期在东吴工作的“本土派”。或是2020年前后陆续加盟的“空降派”。

前者以近年崛起的老基金经理刘元海为代表,后者多数与现任常务副总陈军有长短不一的共事时间。

如果按上述标准划分,邬炜在东吴显然属于2020年后加盟东吴基金的投研人员,加之有长期的中银基金工作经历,“空降派”的色彩比较浓烈。

曾担重任

以邬炜在中银基金的相对亮眼的历史,他在东吴基金受到重用一点也不奇怪。

简历显示,邬炜加盟东吴后出任研究总监兼研究策划部部总经理、基金经理,并且长期任职东吴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。

显然,他一直是东吴基金的投研体系中的关键一员。

两个“投决会”

伴随着邬炜的离任,东吴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名单也引发了大家的兴趣。

对比今年7月和2020年10月的投决会成员,几乎已是“换了季节”。

2020年10月东吴兴享募集时,东吴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是:陈军、杜毅、余鹏、邬炜、刘浩宇。

陈军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,邬炜为投资决策委员会执行委员。

其中,陈军、邬炜、刘浩宇均有中银基金长期工作经验。

而到了今年7月,东吴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已经调整为,李素明、陈军、邬炜、刘元海、侯慧娣和徐骁天。

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李素明亲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,邬炜为投资决策委员会执行委员。

与往昔人员相比,其中变化主要有:

  1. 李素明接过了陈军担任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的岗位。
  2. 投决会成员除陈军和邬炜外,均为“新”任职。协会信息显示,杜毅、余鹏、刘浩宇已不在东吴基金工作。
  3. 投决会“新成员”中,李素明来自西南证券,刘元海、侯慧娣、徐骁天均无中银基金从业经历。

    高管更替

    东吴基金投研人员变动的一个背景是,公司核心高管发生了变化。

    2019年11月,邓晖出任东吴基金总经理,成为了东吴基金第一任“空降”的总经理(指没有东吴系金融机构相关经历)。

    作为业界的资深人士,邓晖有非常丰富的证券从业经历,他曾任长江证券副总裁、湘财证券副总裁、德邦证券总裁兼德邦期货董事长、齐鲁证券总裁、长江证券监事长、总裁、副董事长等职务。

    当年业界就有观点认为,邓晖执掌东吴基金,有“治大企若烹小鲜”的架势。

    而邓晖的到来,给东吴基金带来了很多新气象,其中就包括了投研团队。

    邓晖执掌东吴基金后,于2020年6月前完成了公司人事改革,包括引进了行业领军人物、投研大佬、原中银基金副总经理陈军。 而陈军的到来又吸引了一批业界的资深投研人士追随。

    遗憾的是,2022年12月,邓晖离任了东吴基金总经理职务,赴任筹组新券商。2023年6月,李素明出任了东吴基金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。

    李素明亦有非常资深的从业经验(下图)。

    他早年曾任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北京证券营业部副总经理、总经理;西南证券总裁助理、董事会秘书、稽核总监;红塔证券董事会秘书、副总裁、常务副总裁、总裁;重庆鸿业百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
    某种程度上,李素明执掌东吴基金,同样予人“大器小用”之感。

    “爆红”的刘元海

    在东吴基金的投研体系中,今年还有一个大的“变数”,就是刘元海的爆红。

    作为近年主动权益圈里“赛道型”基金经理的最新代表,刘元海凭借着对传媒(AI)主题的集中持仓而业绩暴涨(下图为东吴新趋势年中持仓。数据来源:天天基金网)。

    截至2023年6月末,刘元海管理的2只基金进入同业前十名。

    这可能也是刘元海在东吴基金近20年最为“高光”的一段岁月。

    简历显示,他于2004年2月进入东吴基金,历任研究策划部研究员、基金经理助理、基金经理、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(2004年2月-2015年6月),期间担任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。

    2016年2月,刘元海再次加入东吴基金,后出任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,直至今年爆红。

    毫无疑问,刘元海的崛起,为东吴基金提供一个新的选项。该如何安排这位“当红炸子鸡”,给予何等的激励和职位,会是李素明案头的一个重大课题。

    同时,刘元海的业绩走向,未来会成为东吴基金的一个重要“机遇”或“变数”。

    他管理的基金业绩能否持续向好,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产品未来成为“爆款”的可能性,亦可能对东吴基金的管理规模产生有重要影响。

    而后者,亦可能是李素明首个公募总经理任期中最引人关注的方面之一。

   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,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

相关新闻: